人大代表“四力”显担当 基层治理“四抓”见成效
基层治理是以基层政府为主导,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,为基层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,解决基层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,管理基层事务,进而实现基层社会善治的目标和愿景。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,人民群众是参与的主体。人大代表根植于人民群众,为群众代言,作群众表率。麒麟区茨营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,镇人大注重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,立足于发挥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,使代表工作在求实创新中见成效、增活力。近年来,全镇信访积案有效化解,未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,未发生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,无邪教组织,社会稳定,人民安居乐业,乡村发展充满活力。
凝聚“向心力”,夯实基础抓治理
民生问题一直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、重点,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代表们的共识。
加大基础设施建设,是抓好基层治理的基础。近年来,麒麟区茨营镇围绕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,脱贫攻坚等项目建设,多方筹措,投入资金8.6亿元,大力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,修路、架桥、建水利、设电网,实现村村通硬化道路,饮上安全水,用上放心电,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、饮水难等引发的矛盾纠纷,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。蔡家村委会自来水管网由于年久失修,部分居住较高的村小组群众喝不上自来水,人大代表看在眼里、急在心上。镇二届三次人代会期间,夏成名等人大代表提出了《关于对蔡家村委会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的建议》的建议,镇政府对此建议高度重视,2019年11月整合项目资金208万元对蔡家村委会的老旧自来水管网进行了改造,工程于2020年6月底完工,蔡家村委会5048名群众从此喝上了优质安全的自来水。
镇人大代表夏成名在蔡家村委会自来水管网改造现场解决问题
激发“内动力”,精细服务抓治理
人大代表来自人民,为人民服务,对人民负责,受人民监督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,是人大在基层依法治理中的重要方面。
麒麟区茨营镇通过挖掘代表资源,代表个体带动整体,从各自发展到区域联动,代表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加强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,代表们深入贫困户家中,为贫困户扫地叠被、移栽烤烟,从一件件小事做起,为其排忧解难,鼓励其自力更生,争取早日脱贫。针对麒麟区茨营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,镇人大号召代表采取村企结对、订单培训、全程护送、维权保障等方式,有组织的集中、规模化组织劳动力输出。麒麟区茨营籍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袁海波,在浙江义乌打拼了10年后,积累了一定的经验,决定回乡创业。在麒麟区茨营镇人大和麒麟区人社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,成立了人力资源公司。在2020年疫情向好企业复工复产期间,袁海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组织了949人到浙江务工,同时带动了三千多人到外地务工,为企业快速复工复产,麒麟区劳务输出,家乡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。区人大代表李建坤,创立了茨营镇团结村“巧媳妇”专业合作社,通过规范化培训、居家化生产、订单化销售,让农村妇女顾得了家、管得了娃、致得了富。
全国人大代表袁海波为外出打工人员发放口罩
提高“执行力”,突出监督抓治理
加强镇人大的监督,拓宽监督渠道,将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紧密的联系起来,提升人大监督的效能与权威,推动基层法治化治理进程。
镇人大通过对政府的有效监督,督促其规范权责,有效管理农村公共事务。制定麒麟区茨营镇乡村小微权力责任清单,杜绝村干部权力私化,防止“小权利”酿成“大腐败”。全面推行村务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“三务”公开制度,全面接受群众及社会监督。建立村规民约和乡贤社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文明风尚。建立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合一”的乡村治理体系。人大代表将监督延伸到田间地头,拓宽监督领域,对群众关心的脱贫攻坚、扫黑除恶、全国农综改、龙潭河水库建设、自来水厂建设、高速公路建设等重点工作实时监督,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。
区人大代表王新良向代表们介绍茨营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
增强“号召力”,提升环境抓治理
建设生态宜居的环境是乡村基层治理的重点。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麒麟区茨营镇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,镇人大加大对人居环境的视察和检查力度,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作用,大力整治农村“脏乱差”,开展“厕所革命”,美化村容村貌,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工程。区人大代表、茨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新良,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,带领社区班子成员,现场研究工作,充分发动群众,创新工作方法,加大工作督促力度,打造了海三口、徐家庄、小街子等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,形成了“房前小花园、院内小庭院、屋后小菜园”的美丽宜居农村田园风貌,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,农村村容村貌显著提升。
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人大主席团 田耘